壹学者_学术文库_单个文档详情

【原创】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农学会第十六届中国农业园区研讨会(天水)”演讲

王曙光 | 2016-07-20 15:04

分类:经济学与经济管理类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农业文明 现代农业

阅读:

分享:

收藏: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农学会第十六届中国农业园区研讨会(天水)”演讲

  王曙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非常高兴跟在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们一起来讨论有关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园区发展的问题。来到甘肃天水很高兴,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把农业产业化的论坛放在天水是非常合适的。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天水。甘肃这个地方我来得很多,考察过三次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到过永靖、兰州、天水、山丹、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甘南、肃南、定西等地我去过不止一次,考察过很多乡村和农业企业。甘肃的农业产业得天独厚,地貌和气候比较独特且极其多元化,农业文化和古代文明非常辉煌。今天我主要与同仁们分享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谈谈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和总体特点,尤其是结合天水的古代农业文明考古发现来谈;第二个问题,探讨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思想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及古代农业思想对现在的启示;第三个问题,谈谈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出路;第四个问题,跟大家分享我在发展农业园区方面几个粗浅的观点。

  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阶段和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源远流长,在近万年的漫长历程中,发展出独有特色的农业文明体系,同时也催生了非常丰富的中国古代农业思想。这些古代农业文明的实践与思想,对东亚乃至于世界农业和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天水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原始农业发展阶段,天水就占据这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面我们不得不提到在天水留下非常丰富的农业文明遗迹的四个人,其中第一个就是伏羲氏,古代叫庖牺氏,乃中华人文始祖,传说伏羲发明网罟,领导人民从事大规模渔业活动。第二个在天水出现的先祖就是女娲,女娲实际上也是一个母系社会的首领。第三个人就是神农氏,神农氏在天水有很多的传说,我们都知道神农尝百草,教人种植各种谷物,天水是中国最早的黍、稷这两种作物的发源地,估计跟神农氏有关系。神农氏还发明了制陶业、纺织业。在中国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天水大地湾文化,陶器特别发达,留下很多令人惊叹的精品。第四个人就是轩辕氏,也就是黄帝,轩辕氏也在天水留下了很多传说。这些在天水留下遗迹的古代圣人,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和智慧的代表,有些也许并非实有其人,但是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漫长而丰富的实践。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国古代那些关于农业文明的传说都有大量的古代农业文化遗存作为佐证。北到漠北,南到岭南,西到青藏高原,东到东海之滨,都有大量的上万年左右的农业文化遗存。在黄河上游这个地方,天水是一个代表性的农业文化遗产的集中地,其中大地湾文化最为有名,这个文化创造出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比如最早种植了稷、黍、粟,最早种植了油菜。在大地湾文化当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符号,还有定居的房屋,以及比较大的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走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虞、夏、商、周、春秋,这是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萌芽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战国、秦、汉、南北朝,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期,尤其是黄河流域,中国旱作农业的成熟期。第三个阶段,隋、唐、五代、辽、宋、金、元,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更大规模的发展期,尤其是南方稻作农业的发展。宋之后,中国的文化中心到了南方,到了长江流域。第四个阶段,就是明清时代,代表着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最高水平。这四个阶段,经历了七八千年的历史。

  如果总结一下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我想主要有四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多元发展、并行不悖。北方的黄河流域跟南方的长江流域的农业文化既互相交汇,又在一定历史时期并行发展。南方的长江流域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开始就有非常成熟的稻作文化和高度的文明。

  第二,农耕文化对于游牧文化的同化能力非常强。我们看天水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天水是游牧文化跟农耕文化经常碰撞的地方,北方的少数民族,包括戎、狄、羌、女真、回、土蕃族,这些少数民族在天水有大量的活动,不同文化不断的交融,形成了中国独有特色的农业文明。

  第三,中国北方的旱作文化跟南方的水田文化是交融的。中国不同方位的农业文明是不一样的,西部是麦作文化,小麦是从西域传过来的,中国本土原来没有小麦,“麦”的甲骨文,上面是来,下面是夕,说明麦是一个外来的物种。北方是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天水也有草原文化。黄河流域是粟作文化,南方是稻作文化,互相交融。

  第四个特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善于吸收外来的农业文化,具有开阔的海纳百川的胸襟。中国是八大农业物种起源国之一,中国原生的农业物种大概占全世界的20%,全世界一共有大概666种原生的物种,中国大概占136种。同时,中国又是引进外来物种最多的,比如说小麦、高粱、玉米、番薯、马铃薯、番茄、棉花、花生、芝麻、苹果,这些都是从域外引进的。玉米、马铃薯、番薯,是从拉丁美洲引进的,基本在明朝之后引进的。中国的甜苹果,是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从美国和欧洲引进的,天水的花牛苹果很有名,也是引进物种。看得出来,中国的古代农业文明特别善于包容,很开放,这是我们的一个优点。

  二、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思想的特点和启发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思想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强调天人合一。与西方人定胜天、人和自然二分的概念不一样,中国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个最大的特点。《周易》里面讲到,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这个“三才论”就是《周易》提出来的,后来才提到“天地人物”和谐统一的四大要素思想,这些都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延伸。

  第二大农业文明思想,是阴阳五行互相转换、相生相克的思想。相生包括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就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这种相生相克的原理,是把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看作一个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网络系统,它不是单独的看一个元素。我觉得五行相生相克思想其实包含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当中复杂论、系统论的思想。

  第三个中国古代文明思想就是循环论的思想。古代作物强调轮作,土壤提倡轮耕,能量强调循环,这些都是循环论的思想。在古代农业当中是没有废物的,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废物,人类和动物的任何废物回到自然当中加以循环。古代在土地方面,强调用养结合,保持地力常新。现在天水也在提倡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现在城市的发展导致生态链破坏掉了,人类和动物的废物不能得到有效的循环,成为环境的污染物,这是非常可怕的。刚才几位都谈到了沼气的利用,实际上就是古代循环利用的思想。

  第四个思想就是立体农业的思想。中国古代农业强调多业并举,立体农业,综合经营。比如说在南方太湖地区,有农牧桑蚕渔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桑基鱼塘系统。在云南元阳和广西龙脊地区有梯田,这些实际上都是立体农业、生态农业思想的实践。天水也有梯状农业,梯田很壮观。

  三、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挑战及其出路

  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我们在现代农业当中,过量地使用农药和化肥带来食品质量的下降和土壤退化的危机,这是近年来大家特别感受深刻的。

  第二个方面,我们过度地利用土地,忘记了老祖宗讲的用养结合的思路,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传统的施肥方法慢慢被抛弃了,地力得不到恢复。我们拼命使用土地,但是没有把土地养起来。

  第三个方面,土地的综合化经营效率比较低。我们现在单一种植,比如说这个地方老是种土豆,几年之后,土地的产出严重下降。我们用工业化思维来发展农业,严重地消耗了资源,而立体农业和循环农业的思维慢慢被抛弃掉。

  第四个方面的挑战是生态挑战。很多地方,尤其是西北出现大量的荒漠化,西南地区出现大量的石漠化,这是非常值得忧虑的。

  出路在什么地方?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农业从上万年的传统农业,到新中国以来的现代化肥农业,一直到我们今天提倡的现代生态农业,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我们应该回望历史,应该汲取古代农业思想中的精华,重新回到中国古代农业的天人相参、顺应自然、循环发展的思路。很多朋友说,我们要发展生态农业,就要提倡小农经济,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却不太可行。退回到小农经济是不可能的,因为小农经济跟现代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生态化是很难对接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生态化,现在应该发展集约型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路子,不能以生态为代价。

  具体路径来讲,发展生态农业,我总结出来“三四三二”的模式。

  “三”:农业的目标体系是三位一体的,要把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这三件事情放在一起来综合考虑。

  “四”:农业经济体制要四位一体,就是要培育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这是一个经营体制方面的四位一体。

  “三”:质量保障体系要三位一体,把生产者、消费者和农业专家结合起来,要特别重视农业专家的作用。大学的专家,农业院校的专家、科研院所的专家要跟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

  “二”:即两个结合。即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我特别强调古今结合,我们今天发展现代农业,要大力发掘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遗产,提升农业的质量。而且挖掘古代传统农业遗产,还不光有发展农业这一方面的作用,还可以同时发展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中国南北东西各个地方都有非常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如果你把你那个地方古老的故事讲出来,农业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附加值会更高。所以要使文化遗产活起来,而不是让它在博物馆里面待着。比如说天水,要把天水的大地湾农业文化,把伏羲文化总结出来,不是简单地把伏羲当做老祖宗来祭拜,而要把伏羲背后的农业文化总结出来,为今天的农业产业化和文化产业服务,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当今中国如何发展农业园区

  现在中国农业园区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投了大量的资金,财政支持力度很大,所以我们的农业园区大多是不缺钱的。但是,我们还要做好相关的工作,才能让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主要粗略谈七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要特别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我们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但是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农民在养殖、种植业方面经常是盲目性的,农产品价格变动特别大,农民受不了,在价格大跌的时候有可能破产。所以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

  第二个方面,要发挥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以及推动企业跟农户之间合作方面的作用。政府最大的作用不是强迫农业园区种什么不种什么,搞什么产业不搞什么产业,而是要着力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天水的苹果产业非常好,但是花牛苹果不耐存,放十几天之后,这个苹果就面了,不好吃了,怎么办呢?需要冷库。但是,要让一个合作社或者种养殖大户来做冷库是不可能的,政府要花很大的力量,帮助这些合作社来建设冷库,帮助他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政府应该更多地在龙头企业跟农户之间牵线搭桥。

  第三个方面,农业园区要做好“互联网+农业”的工作。刚我们今天很多农业产品做得非常好,科技含量非常高,东西非常优质,但是卖不出去,为什么呢?销售端、客户端不行,怎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就要加强互联网工作,把电子商务、互联网的终端销售、微信销售平台建起来。

  第四个方面,农业园区要大力做好农村金融与农业保险的工作。包括一些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微型金融,还有一些基于抵押担保的更大规模的信贷,要加强对于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信贷。要加强农业保险,农作物的保险以及畜牧业的保险非常重要,地方政府应该拿出专门的资金建立农业保险基金。

  第五个方面,要合理规划园区,要科学化,发挥各地的区域比较优势,防止盲目化,不要简单复制,而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就拿天水来讲,天水的畜牧业、种植业、养殖业都非常有特色,要根据地方特色来发展园区,来规划园区,不能够盲目复制。

  第六个方面,在园区发展过程当中,地方政府还应该重点做好土地流转的工作,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就是土地流转,要把小农改造成大农,要让单个的农户融汇到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当中,就必须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第七个方面,农业园区发展还要特别提醒一点,就是要加强生态的保护,生态是我们农业园区的命根子,不要把农业生态园搞好了,产值上去了,生态下来了。以前我们是拼资源、拼环境,以丧失我们的环境为代价换得农业产业的发展。很多地方盲目种植,耗尽了地力,耗尽了水资源这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要从拼资源、拼环境的思路转向重视生态,重视质量,重视集约型发展,重视可持续发展。


认证作者 客户端 客户端